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对农业自然灾情的深刻影响。本项目选择受旱灾影响的内蒙、受水灾影响的湖南两地,采用案例分析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情的形成机制,建立了农业承灾体易损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自然灾情主要由区域农业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决定的,我国近年在农业灾害频发条件下,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脆弱性降低、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灾情“基本单元”的提出,为揭示农业自然灾情由土地利用差异造成的空间分异规律奠定了基础;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平是造成“小水大灾”“小灾大害”的根本原因;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的调整可起到明显的减灾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新疆南疆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机制研究
区域农业旱灾灾情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诊断与分析
区域农业开发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对区域气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