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病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力下降,并易继发多种疾病。酮病发病原因复杂,目前普遍认为酮病是一种以糖类和脂类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营养代谢病,其相关机理有待研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s)是在肝脏中高度表达的一类分泌性糖蛋白,近年研究证明其具有促多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和脂类代谢紊乱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Angptls在肝脏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动物酮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对酮病的传统治疗多是采取营养调控措施,实施常规替代疗法,但效果不佳。我们前期的实验发现天然多酚3,4,5,6-四羟基口山酮能下调Angptl 3的表达,改善脂代谢紊乱,因此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可能通过下调Angptls的表达发挥抗酮病的作用。本研究以山羊为实验动物,以Angptls为靶点,系统评价Angptls促酮病作用及天然多酚通过下调Angptls的表达发挥抗酮病作用,为酮病的机理研究及研发无毒副作用的生物源性抗酮病产品提供新思路。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s)是最新发现的一类分泌性糖蛋白,其家族中Angptl3、Angptl4和Angptl6对糖、脂代谢的调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羊酮病也称妊娠毒血症,是一种糖类和脂类代谢紊乱性疾病,多发于妊娠末期怀多羔母羊,患羊死亡率达60%-70%。目前,对羊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尚未见有关羊Angptls的报道。本研究以浏阳黑山羊(以下简称羊)为材料克隆了Angptl3、Angptl4、Angptl6和酮体合成关键酶HMGCS2 cDNA,研究了上述基因在正常羊、酮病患羊和康复羊肝脏中的表达变化,并分离培养了羊原代肝细胞,初步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厚朴酚等对肝细胞上述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了口山酮对酮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以期从分子水平研究羊酮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防治羊酮病提供新的思路。.1.利用RT-PCR、3’RACE和5’RACE方法,扩增并拼接得到羊Angptl3、Angptl4、Angptl6、HMGCS2 cDNA全长或部分序列,并获得GenBank注册号GQ293360、HQ008534、HQ008535和GU586190。.2.研究了正常羊、酮病羊和康复羊肝脏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羊相比患羊肝脏Angptl3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Angptl4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Angptl6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 HMGCS2表达极显著上调(P<0.001),动物康复后,上述各基因表达水平逆转,结果表明Angptl3、Angptl4、Angptl6可能与羊酮病的发生发展相关。.3.分离培养羊原代肝细胞,探讨了厚朴酚等对羊原代肝细胞上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白藜芦醇、苹果多酚、黄芩苷、口山酮均能下调Angptl3、Angptl4、Angptl6和HMGCS2mRNA表达。.4. 由于羊体积过大,药物临床试验有诸多不便之处,因此实验改用小鼠。通过给小鼠饲喂含丙酮的饮水建立酮病模型,酮病小鼠每日灌胃天然口山酮,连续4周,分别采集药物组、对照组、酮病模型组小鼠相关组织测定相关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口山酮处理组血酮、丙二醛、8-异前列烷、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肝脏Angptl3表达水平下降,同时血糖水平和脂蛋白酯酶表达水平上升。结果表明,口山酮可通过Angptl3途径减轻小鼠酮病。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导致足细胞骨架重排参与蛋白尿发生的分子机制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机制研究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通过整合素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
血管生成素的促rRNA转录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