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病原真菌能够抑制植物幼苗的生长和存活,而其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幼苗的存活率随与母株距离的增大而升高(Janzen-Connell effect)。但对亚热带森林的研究发现很多优势外生菌根植物不符合这一假说,考虑到菌根真菌网络对幼苗更新、存活和生长的正效应,病原真菌和菌根网络的整合效应可能是这些植物幼苗更新和存活的决定因素。本项目拟通过杀真菌剂和钢板隔离,整合研究病原真菌和菌根真菌网络对优势菌根植物幼苗更新和生长的影响。研究包括自然林中幼苗更新监测、自然林中优势菌根植物幼苗栽种实验,以及盆栽控制实验等内容,同时监测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并对植物根系和土壤中的菌根真菌和病原真菌的组成情况进行分子检测。本项目的结果将有助于理解亚热带森林中,影响幼苗更新存活和生长的控制机制,以及土壤真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为亚热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病原菌和菌根真菌是影响森林树木,尤其是幼苗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土壤病原真菌能够抑制植物幼苗的生长和存活,而其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幼苗的存活率随与母株距离的增大而升高(Janzen-Connell effect)。而对于外生菌根植物来说,菌根真菌网络对幼苗更新、存活和生长具有明显的正效应,病原真菌和菌根网络的整合效应可能是这些植物幼苗更新和存活的决定因素。.本项目通过杀真菌剂和1微米尼龙网隔离,整合研究病原真菌和菌根真菌网络对优势菌根植物幼苗更新和生长的影响。研究包括自然林中研究病原真菌和菌根真菌与植物关系、菌根真菌网络和病原真菌对幼苗生长的作用(样地原位实验)、成株下的土壤真菌对同种和异种幼苗生长的影响(盆栽实验)等内容。.本项目的结果表明,(1)取样点周围的植物群落组成是影响亚热带森林植物根系真菌主要类群的关键因子,除此之外,对植物病原菌群落有显著影响的因子还包括空间距离和土壤pH;影响丛枝菌根真菌(AMF)组成的因子还有土壤湿度和土壤微量元素;海拔、土壤pH、土壤湿度、土壤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对外生菌根真菌有显著影响;影响腐生真菌群落的因子有海拔、土壤湿度、土壤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 根系真菌是影响植物组成的决定性因子,其单独解释量高达35%,如果算上与空间因子共同解释的部分,根系真菌对植物群落的解释量达到54%,根系真菌群落对于决定植物群落的构成和分布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3)通过盆栽实验的结果,我们发现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其成株个体下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这种效应在进行杀菌处理后消失,说明马尾松符合Janzen-Connell效应,而对于石栎来说,Janzen-Connell效应的作用并不明显;(4)样地原位实验的结果显示,菌根真菌网络对幼苗生长有正的作用,而病原真菌偏向负的作用,菌根真菌网络和病原真菌的整合作用影响了植物幼苗的生长;(5)外生菌根真菌与宿主之间通过空间正关系形成复杂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宿主植物在群落中的数量与其对应的菌根真菌数量则呈负相关,表明稀有种可能通过选择较多的共生真菌,以降低灭绝的风险;(6)优势植物与病原真菌之间存在复杂的空间关系网络,其中,Diaporthaceae 和Nectriaceae 是优势度较高的病原真菌类群。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菌根真菌驱动的亚热带森林群落生态位分化和物种共存机制
植物-菌根真菌反馈驱动南亚热带森林演替的机制
亚热带森林中菌根真菌与植物互作机制研究
土壤病原菌及其菌根菌对新疆野苹果幼苗更新的相对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