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红壤地区的土壤退化具有鲜明的时空变化特征,而土壤侵蚀是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当前全区约1/5的土壤有水土流失,其中,轻度侵蚀约占80%。近10年来,虽然锓蚀面积在减少,但对缓坡地侵蚀的加强和水域面积的下降应予重视。该区农田土壤N、P在总体上已有盈余,K素的供应也在改善,但该区土壤有机碳水平偏低,土壤pH由于受酸化影响而下降,N、农药及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也在日趋严重。红壤对磷素的固定、侵蚀红壤微弱的N素内循环、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下降、酸化及Al毒害、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等都是该区土壤退化的机理和指标,针对以上问题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改良该区土壤退化的有效对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南方花岗岩流失区土壤退化指标、模型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南方针叶林地土壤退化及土壤侵蚀演变机制研究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退化过程中金属的腐蚀规律与机理研究
长期种植宁夏枸杞引起土壤退化的机理研究